荀子十分重视当地的刺绣业,他在《荀子》一书中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书中是这样说的: 有物(铁针)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荀子不但推广了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称赞了绣花铁针。在《荀子·赋》中,荀子认为:铁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铁针和绣花工艺还为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绣花鞋以及绣花鞋工艺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由于鞋子是日用品,也是容易消耗的产品,荀子时代的绣花鞋并没有保存下来。 但是我们可以从文人笔下的记载中获取有关绣花鞋的记载,历代文人笔下所形容的女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她们穿着各种形式的绣花鞋,有的上面刺绣着一朵盛开的富贵牡丹花、有的刺绣着一朵鲜艳娇嫩的海棠花、有的刺绣的娇艳欲滴的石榴花……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可以说这种纯手工刺绣的绣花鞋没有一双是相同的,各有各的特点。 古代女子的千娇百媚也显现在一双经过精心刺绣的鞋子上,惹人怜爱。千百年来,女性从不放弃在绣花鞋上争相竞艳,为了增添足下风姿而努力。
如南唐后主李煜笔下的女子,也有穿着绣花鞋的姿态的, 在《菩萨蛮》一词中他是这样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