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气来得可没那么快。在寻找大熊猫的旅程中,曾经有科学家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也毫无收获。在连续十几天的搜索里,马文连大熊猫的影子也没见到。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后,马文不得不和工作伙伴们来到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根据“猫口普查”,在岷山山脉有大约720只大熊猫,占野生种群数量的45%。位于岷山地区的平武县是野生熊猫密度最高的地区。而佛坪自然保护区居住着130只大熊猫,但因为山坡较缓,这里成了“最容易邂逅野生大熊猫的地区”。 向导们的路标常常是大熊猫的粪便。这些在树林中神出鬼没的大家伙们,总是“一边吃一边拉”。每天,它们要花上16个小时抱着竹子狂啃。不过,被消化掉的竹子却很少,这些青色的粪便没什么臭味,里面全是长短不一的碎竹片。 在大熊猫走过的路上,几乎每隔100米就会看到一坨这样的粪便。根据多年的野外工作经验,梁启慧发现,大熊猫的粪便形状类似纺锤,最尖的那头往往不小心透露了主人行进的方向。 不过,大熊猫常常“一边拉屎一边爬坡”。如果粪便从山坡上滚下来。搜寻队员们就只能望着一堆“箭头各异的路标”一筹莫展。 粪便并不是唯一的帮手。在竹林深处,队员在一棵树上发现了几条大熊猫爪子挠出的擦痕,那附近几乎所有的苔藓和表皮都被磨掉了。“这很可能是大熊猫和它的朋友们的联络暗号”。 马文静静地站在那里,伸长了耳朵倾听周围的声音。“咔嚓、咔嚓、咔嚓”,熊猫原来就在5米远的地方津津有味地啃食竹子。这种漂亮的动物吃饭的时候可不讲究什么餐桌礼仪,它常常压倒一大片矮竹子,用自己好似人类拇指的一根桡侧籽骨和其它几根手指一起,紧紧地攥住竹子猛嚼。吃得高兴了,还会就地打个滚儿。 这正是大熊猫最吸引马文的一点,“它曾经属于熊类,现在却以吃竹子为主,这简直太奇特了!” 为了不惊吓到这只大熊猫,马文没有向竹林深处走去。最终,摄影机只是抓拍到了一块黑白色的毛皮。 大熊猫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里取悦人类 终于,队员和大熊猫的路线有了交集。一位向导在1公里外发现了一只大熊猫。 马文兴奋地穿过竹林,手脚并用地爬上了一棵斜树,向下张望着。在那里,一只大熊猫妈妈正在给宝宝喂奶。一切都很安静,这个兴奋的主持人不敢做任何动作,只能用耳语般的音量对着镜头描述眼前的这只动物。 “那时,我兴奋得快要不能呼吸了,除了对着那只大熊猫一直傻笑,我简直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马文回忆。 不久,就在第一次巧遇大熊猫的地方,他们又发现了一只熊猫幼崽。这个宝宝也许还不足4个月大,连眼睛也没张开,正安静地趴在竹子下,身上沾满了竹片碎屑。 同行的研究人员惊异地发现,这只幼崽的毛发不是经典的黑白色,而是奶油白色与棕色相间。“在整个自然界里,这大概是第五只被发现的棕色大熊猫。”梁启慧说。 马文激动极了,“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只被搬上电视荧幕的野生棕色大熊猫”。 这个狂热的熊猫爱好者并不知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称为“熊猫爸爸”的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潘文石就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拍到了一只成年棕色大熊猫。 潘文石为它取名“丹丹”,它因受伤而被当地保护区救助医治。痊愈后,当地的工作人员却不愿意再将它放归山林,丹丹最终被送往西安动物园。 这并不是唯一一只“在保护的旗号下被圈养”的大熊猫。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崔学振还记得,就在上世纪80年代,受伤被救的野生大熊猫一多半“都调到动物园去了”。 潘文石和学生吕植曾经用了19年的时间跟踪一只名叫“娇娇”的雌性大熊猫。这是熊猫研究史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据吕植说,娇娇后来也被饲养起来。她和老师潘文石一直想救出娇娇,得到的答复却是“专家进行评审,说娇娇太老了,不应该放归,有生命危险”。 今年已经74岁的潘文石无法理解这种所谓的“保护观念”。在这个老人眼里,“大熊猫要在野地里生,野地里长,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追求爱情。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生命。大熊猫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里取悦人类。” 马文也这样想。在镜头里,他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工作人员如何细心地照料每一只刚刚出生的熊猫宝宝。 截至2010年11月,在中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和动物园中,312只大熊猫在人类的帮助下出生、成长,研究人员正在计划培训圈养大熊猫的“野外作战能力”,让它们回归自然。 “也许将来熊猫基地里的宝宝们也能回到自然,这才是我的目标。”马文说。 (责任编辑:布鞋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