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虹军,江苏兴化人,自1949年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迄今,图书文博专业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艺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名誉理事,扬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曾受聘中国摄影函授学院任辅导老师,江苏省图书文博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曾任扬州群艺馆首任馆长、书记,任扬州市摄影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连任三届,专业培训,举办展览,为扬州摄影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虹军,这个名字,在扬州或许称不上妇孺皆知。 但是,倘他走到你的面前,在你的记忆里,恐怕多少会有些印象:面前的这位清瘦老者,在哪里见过。 或是在某一个清晨,在瘦西湖畔的丝丝细柳旁边;或是在某一个黄昏,在青石小巷的婆娑树影下面;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穿行在扬州的园林胜迹和大街小巷里,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了古城无数次的暮色晨光。 他不是扬州人,却一直行走在扬州人的目光里,再把扬州的人、物、景摄入他的光影人生中。 1 王虹军人生中的第一次“取景”,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特视角。 “家乡的油菜花就快开了。蓝天,白云,碧水,满眼都是金灿灿的花朵,绿油油的叶梗,一片水荡,一叶扁舟,人在其中,自然就会醉了。” 1934年,王虹军出生在兴化的一个大家庭中,弟兄姐妹8人,他排行老七。儿时记事时,家中经济还是比较宽裕的,“雇得起针线保姆”,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家道却中落了,到了最后,几乎连立足之地都难以维持,四处飘荡。 兴化县第一次解放后,王虹军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因为是城市贫民的身份,王家在乡下分到了15亩田地和3间屋子。下河捞鱼,上树摘果,反正也上不起学,索性就在田野里撒欢。但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时,又只得离家躲避。 王虹军的文化启蒙,是在苏北民报的报馆里,作为排字徒工。报社小工,并非他给自己设定的人生“取景”。在他13岁时,也就是1948年秋天,兴化县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解放。看着街上游行的欢庆队伍,王虹军也按捺不住兴奋,跟着队伍边走边唱。对于文艺的渴望溢于言表,能歌善舞的天分更让他引起了部队的注意。加入儿童宣传队的他,又被动员到部队去,成为一名文艺小兵。“当时,母亲舍不得,也不放心,但是最终她还是让我去了。” 那是王虹军第一次来到扬州,乘船沿着运河来到邵伯,再一路步行来到扬州。可是,这次行程却充满了惊险。“刚走到茱萸湾东北,就看到几架国民党部队的飞机来空袭,亲眼看到飞机上扔下炸弹,幸好躲过去了。”在扬州,他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大游行,参加了在扬州中学树人堂演出的《黄河大合唱》、《淮海战役组歌》等。 2 在摄影路上,王虹军遇上了一位教他如何用光的良师益友。 他做过文化馆长,把一度“停摆钟表”的群众文化,搞得热热闹闹;他当过广播台长,建成了全省首家无线电台,请来民歌手,在电波里放声高歌。 正是在那时,除了在音乐上的痴迷,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他并没有相机,但是在陪同新华社记者来兴化采访的过程中,看到他们手中的相机,他就很好奇,这个盒子如何能够定格影像?方正的相机如同一个魔方,不断散发着诱惑。 恰好,文化馆里也有一台闲置的相机。空余时间,他就自己琢磨起来。现在还有很多兴化人,都会记得那个“爱照相的王馆长”。为了选取到和别人不一样的角度,王虹军没少冒风险。爬工厂的高烟囱是常事,高压电架都不在话下。实在没有高物可攀,他就让人平地支起梯子,下面3个人用绳子固定平衡,自己爬上去拍摄。最有趣的一次,是事先没打招呼就爬到了电视塔上,结果有人看到误以为他要“轻生”,慌忙报警,引来了一场误会。就这么无师自通,竟也有所成就。他所拍摄的《油菜姑娘》,刊登在《新华日报》的头版头条。他拍摄的农田景象,甚至还刊发在了澳大利亚的报纸上。 但是,真正领他进入摄影世界大门的,还是他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当时,新华社驻中南海记者吕厚民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下放到兴化县。从初识到相知,两人曾合用一台旧罗莱双镜头相机,拍摄生机盎然的田野风光。那些普通的粮囤、风车、稻谷,在胶片上竟能呈现出另一种神奇的感觉。两人合作的《垛田春色》,以“吕厚军”为笔名,不但入选了全国影展,还成为了《中国摄影》的创刊号封面。 (责任编辑:布鞋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