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达官贵人都愿意来内联升选一双寓意着“连升三级”的布鞋 北京有句老话:“爷不爷,先看鞋。”鞋底有了劲,脸面更增光。老北京人对鞋子相当看重。提起老北京的 历史的积淀 内联升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赵廷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做鞋的技术,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他有着与一般手艺人不同的经商头脑,独具慧眼地瞄准了一个未开发的市场。赵廷发现北京虽然聚居着大量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却没有专门为他们做朝靴的鞋店,于是心里便打起算盘,若是开一家专门为这些人做鞋的店,生意定当红火。咸丰三年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千两白银入股,资助赵廷开办鞋店,自此拉开了内联升鞋业的辉煌序幕。 “内联升”——“内”指大内即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不知当时内联升是不是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内联升的生意的确“火”了起来。当时,内联升以制作朝靴起家,鞋底厚达32层。特色产品“千层底”鞋底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100针,针码分布均匀。产品全部手工制作。赵廷匠心独运,专门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逐一登记,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此举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成为记录当时历史的一笔宝贵资料。 清朝末期,国运衰落,内联升也因战乱几次搬迁:店址最初选在了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1853年的东江米巷,还没有发展成使馆区,但亦不是寻常店铺可以驻足之地。自明朝以来,朝廷就在此设置礼部、鸿胪寺和会同馆,负责接待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内联升能在此立足,多是借了朝中达官的荫庇。内联升在东江米巷一待就是47年,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在这次战火中也被毁于一旦。赵廷为了恢复内联升而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最终选址奶子府。在奶子府重新开业不到两年,袁世凯北京兵变,内联升在这次动乱中被抢劫一空。遭此打击的赵廷不久后去世,其子赵云书子承父业,将内联升搬到了廊房头条,在劝业场外租了个门面。从这以后,内联升打破了前店后厂的传统,将鞋作坊设在了距离廊房头条不远的北火扇胡同。1956年公私合营,内联升又迁址到大栅栏街。 2002年,内联升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精湛的技艺 150多年来,内联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这块老牌子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还是它坚实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虽然制作布鞋看似没什么玄机,但在内联升长期的钻研下,布鞋的制作技艺堪称炉火纯青,一针一线,皆有章法,复杂多变,令人赞叹。 对内联升布鞋制作工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高四多”,即:工艺要求高;制作工序多;纳底的花样多;绱鞋的绱法多;品种样式多。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的制作技艺,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工序复杂繁多,总工序达90余道。就以纳鞋底这道工序为例,纳底工艺要求每平方寸纳81针以上,每双鞋要纳2100多针,且针孔细,麻绳粗,要针码分布均匀,必须一针一线慢慢来,机器无法替代。一个熟练的技师纳一双普通底子需要两三天时间,纳制一双十字工艺底需要四五天时间。整个流程的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的要求,讲究尺寸、手法、力度和细致,要求干净、利落、准确。严格明确的工序要求甚至深入到了工人的每个动作,这就决定了一双鞋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工夫。 内联升布鞋制作的传承,采用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150年中正是靠着这样的传承方式内联升的布鞋制作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发展下去。 高级技师何凯英已经在内联升工作了整整28年。“我们那个时候,跟着师傅要‘偷学’,盯着师傅是怎么做的,自己琢磨。现在只要肯学,我一定是倾囊相授,把手艺传下去。”何先生身边带着四个徒弟,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技师。“做布鞋要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不但要喜欢这个手艺,还要有悟性,思维要灵活。”何凯英说。
崭新的姿态 如今,大栅栏是北京老字号的云集之地。钻进这里的胡同时,需要仰着脖子,因为路两旁的老字号大多楼宇高耸,不仰视很难看到店名。这样仰视着走出约200米,就能看到内联升的招牌。现在的内联升共有四层,一、二层是营业厅,三层是销售部,四层是办公室。一至三层每层 光顾内联升不只有一些中老年顾客,还有许多年轻的面孔。24岁的王小姐正在试穿一双浅蓝底绣米色花的布鞋,“我觉得内联升的布鞋非常有韵味,跟许多衣服搭配都能够流露出时尚的感觉,而且穿着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