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是晚清、民国间社会上层人士的标志穿戴,也是老北京最值得回味的京味文化之一。历史上,关于内联升身份象征的表述更有一句“爷不爷,先看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脚下穿的内联升说起,它那独有的经营之道很是耐人寻味。
内联升“打坐轿人的生意” 现在的内联升营业楼位于前门大栅栏,共有四层,一层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店名牌匾,二层是郭沫若题写的店名牌匾,三层是赵朴初先生赞誉内联升的“步履轻盈”4个字牌匾。每天慕名而来的顾客不断。 |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创始人赵廷。现在关于赵廷的记载已不多,到内联升的历史档案中查寻也只能知道他是来自天津武清县,早年在京城一家鞋作坊里面学制鞋手艺,其间也知晓一些经营之道,便想着自己开一家鞋店。
可以说,赵廷的经营理念绝对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当时他想开店的时候,京城的鞋店已经不少了,赵廷不是效仿其它鞋店摸爬滚打从头做起,而是盯上了朝靴这个空白,走高端,“打坐轿人的生意”。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赵廷办起内联升。店名中的“内”指大内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宫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自此,内联升开始崭露头角。
自创《履中备载》做活鞋生意
经营过程中,赵廷又长了个心眼,他把每位来店内做过鞋的达官贵人的鞋码尺寸都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不用本人到场也能作出鞋来。天长日久,官员本人的姓名、职务、靴鞋尺寸、式样及特殊要求和爱好等信息,便形成了内联升独有的《履中备载》。用内联升董事长程来祥先生的解释,《履中备载》就是现代的VIP(重要人士)。由此,达官贵人就可以足不出户穿上非常合适的鞋。即使现在,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托别人帮着买鞋,总得亲自试试鞋跟不跟脚。由于初期外界并不知晓《履中备载》的存在,一度演绎内联升做鞋鬼斧神工。
《履中备载》的作用远不止一个VIP,它也成了官场中的“敲门砖”。当时,官员之间送礼送上一双合脚、漂亮的朝靴很有面子。可是,要是外地官员来京想敲开要巴结官员的家门,连人家的鞋码都不知道,还怎么送礼啊。内联升的《履中备载》在此就派上了用场,想给谁鞋,来店里只管报上名字来,让你送礼送得可心。当时,棉鞋、便鞋等款式内联升也在做。在此期间,内联升财源滚滚,形成了一定积累。
就这样,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前,内联升度过了它
千层底布鞋成新宠
自此以后,内联升几易其址,这里先将记载的搬迁介绍一下:清咸丰三年(1853年)北京东交民巷(今台基厂);1900年,迁址到奶子府(今乃兹府);民国元年(1912年),迁址到宣武区廊房头条;1956年,迁址到大栅栏步行商业街上,今天福茶庄所在地;1958年,迁到大栅栏街南侧,今大栅栏街34号,现址所在地。
值得佩服的是内联升不屈不挠的精神。内联升老店被八国联军焚毁后,赵廷迁址内联升至奶子府(今乃兹府)重启门灶。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致命一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客观上也断了内联升的一条主要财路——没人穿朝靴了,这对以朝靴闻名
民国期间,内联升适时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款式,继续“打坐轿人的生意”,制作的礼服呢面和缎子面的千层底布鞋,尤其是小牛皮底礼服呢圆口鞋,成为当权新贵、军阀政要和旧朝遗老、富贾豪商等的时尚选择。同时,内联升扩大服务对象,其生产的缎面小圆口千层底布鞋,就是专门为文化教育界人士、公务人员等穿长衫的群体设计制作的。我们看到的历史照片中不少社会上层人士脚上都踏着内联升的布鞋。在当时,穿上一双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要花去几十两白银,很是提门面儿,就好比现在手上挎一个LV包一样拉风。
讲品质严工序竞夺魁
(责任编辑:布鞋家园)